在這個廣闊的星球上
許多石頭構成的奇觀
一直都是謎一般的存在
英國巨石陣
阿納斯拉巨石
梵凈山蘑菇石
……
在廣袤的歐亞草原深處
一個古老且神秘的石板墓
正等待著人們探尋

呼倫貝爾石板墓
石板墓,顧名思義,就是用石板做墓底、墓壁,並且用石板封頂的墓,它們的外圍都用石板壘築成方形。在我國,石板墓始於新石器時代晚期,盛行於春秋戰國時期。

航拍單個的石板墓
從呼倫貝爾到貝加爾湖,石板墓曾是這個區域內遠古先民死後的歸宿,不幸的是,草原深處的墓葬卻屢次遭受盜掘,為了更好地保護歷史遺迹,2019年夏,考古隊開始了對呼倫貝爾市新巴爾虎右旗額爾敦山地區石板墓的發掘。

考古隊員正在進行測量
奇怪的人類骸骨
在合力將墓穴上的石板搬開后,一具奇怪的骸骨進入了考古隊員的視線。

墓穴中的女性遺骸
遺骸屬於一位3000多年前的女性。她沒有手腳,口中被放入了肋骨,頭顱右側塌陷,上頜還有被草原鼠啃食的痕迹。根據遺骸的體質特徵,考古專家判斷,她是在35歲左右去世的。

遺骸局部
在古代,由於負重或者彎腰勞作,人的椎骨容易發生變形,鎖骨也容易受到外傷損害。而這具骸骨卻並未發現椎骨變形的情況,鎖骨也保持完好,說明這位女性生前極少參加勞動。專家推測,她在氏族裡應該具有特殊的身份。

體質人類學家在室內研究遺骸
奇怪的女性遺骸之謎還未破解,考古人員又在一處被盜掘的墓葬中發現了另一具凌亂的男性遺骸。他的年齡大概在30~35歲,生前患有腰椎的關節性疾病。現代人常有的腰痛病症,3000多年前的古人就早已領教過了。
隨葬的牲殉
墓葬中,除去人類遺骸之外,還多次出現牲殉現象,即用動物牲畜來殉葬。4顆用作祭祀的馬頭排成一排,吻部朝東,從牙齒的磨損程度看,這些馬死時都正值壯年。

出土的4顆馬頭
自從被馴服后,馬就成了人類忠實的夥伴。他們也是古人「事死如事生」理念的重要組成部分。2000多年前的中山國車馬坑和3000多年前的新疆呼斯塔遺址,都有殉馬的現象,早期的草原部族一生以馬相伴,死後依舊如此。

馬頭骨
神奇的出土物
除去人類和動物的骨骸,石板墓中還隱藏著許多神奇之物,足夠令人驚喜:健壯力士才能使得動的巨石長矛,用於佩戴的光滑牛牙,令人驚奇的神秘草窩,還有數量眾多的各類珠寶。

大石矛

墓穴中的草窩

綠松石

瑪瑙
考古隊員突發奇想,把墓室里出土的綠松石、瑪瑙與數量眾多的滑石管珠連綴在一起,穿成的珠串竟意外地好看。

穿成的珠串
奇怪的是,內蒙古地區並沒有綠松石礦,3000多年前,這顆美麗的綠松石是怎麼「跑到」呼倫貝爾大草原的?考古隊員也一時無解。隨著研究的深入,更多的秘密,也將在未來被揭開。
喜歡的話,就轉發到朋友圈吧~
歡迎留言與小編互動
所有來稿,請附300字以上文字說明,我們將在「攝影旅遊文化傳媒」搜狐號及公眾平台同時發布。